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山东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出实招

2025-07-03 09:50:11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 实习生 胡伟铄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7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持续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加快推进“鲁执法”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一张网”,推动全省行政执法与监督业务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行。截至目前,山东省已依托平台完成入企检查15.1万次。

山东高度重视规范涉企执法工作,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图为山东宏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检查精密铝合金结构件。新华社发

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

发布会上,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介绍,山东省高度重视规范涉企执法工作,积极纠治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中旬,省政府召开动员部署会,在全省部署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杨增胜介绍,“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本级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始终奔着问题去、纠着问题查、围绕问题改,综合运用各类监督措施,打出了一套查纠整改的组合拳。”

在线索收集方面,实行“省市县”联动模式。省司法厅统一公布16个市和136个县(市、区)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向社会公开收集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等7个方面问题线索。目前,累计收集并处置问题线索763件。

同时,山东省加强案卷评查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核查。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常态化开展涉企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累计组织评查380次,评查案卷20654件,对存在的问题,依法督促纠正。对行政复议纠错案件开展全覆盖式核查,综合研判反映出的执法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规范。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行政执法案(事)件,依法开展督办,督促执法机关自行纠正或者报请本级政府依法纠正。

“我省还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机制,强化问题研判和线索移送,推动涉企执法问题与背后的风腐问题‘同查同治’。”杨增胜介绍,目前,已累计抽查案件17574个,核查复议纠错案件866个,纠正违规执法872件次,依法制发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556件,作出行政执法监督决定书4件,开展约谈87次,通报曝光问题84次,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603个,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

创建“三张清单”,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行政检查是行政执法主体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重要方式。一段时间以来,企业对检查次数多、迎检负担重、检查随意等问题反映比较集中。“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为‘小切口’,全力压减入企次数,切实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杨增胜说。

据了解,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今年,围绕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提出5方面、21条措施,全面规范涉企检查的事项、标准、程序、方式和行为。同时,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打造跨部门联合检查场景,减少多头、重复检查。深化分级分类监管改革,开展差异化监管,对违法风险低的,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对违法风险高的,适当增加检查比例和频次,解决“不同企业一样查”的问题。

针对企业反映的检查标准不公开、标准不清晰,执法人员随意查、企业无所适从等问题,山东省创新建立法定事项清单、检查清单和“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明确了“谁来查”“查什么”“怎样避免违法”等内容,全面统一了检查标准。“组织省级各单位全面梳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务院决定、命令设定的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对没有法定依据的,一律取消;对有法定依据的,全部在政府网站公布,供社会公众查询。同时,依照法定事项清单,全面梳理形成检查清单,明确检查哪些项、每一项检查哪些内容。”杨增胜还介绍,“一业一册”行政指导清单则是落实“执法+服务”理念的具体举措,由各地根据地方特色、产业结构、行业特点等,编制跨部门“一业一册”依法经营指引,主要告知合法经营信息,帮助企业规避违法风险。

【聚焦】

“鲁执法”平台打造涉企行政执法“一张网”

建设“鲁执法”平台是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重点任务。杨增胜介绍,山东省加快推进“鲁执法”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涉企行政执法“一张网”,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执法行为、提高监督效能,推动全省行政执法与监督业务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运行。

“当前,‘鲁执法’平台主体功能已基本研发完成。”省司法厅副厅长田秀娟介绍,自2月底正式上线运行以来,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依托平台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初步形成了“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28万人,累计登录127.29万人次;已依托平台开展入企检查15.1万次,完成检查15.1万次。平台收到企业对入企行政检查的反馈评价信息2.36万条。”

在智能办案模块,我省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为纳入网上运行,帮助执法人员精准、规范、高效办案,有效减少违法执法行为的出现。“比如,平台根据案件事实能够智能研判构成的违法行为,自动推送适用的法律依据,自动生成行政执法文书,并为执法人员提供同类案件的裁量建议,帮助执法人员依法办案,促进准确定性、过罚相当,避免类案不同罚。”田秀娟说。

此外,为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作用,目前平台已开发了执法办案预警功能、行政执法案卷智能评查功能和大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针对办案过程中出现的程序缺失、超期、处罚结果不符合裁量基准等问题设置预警模型,平台及时提醒执法人员,便于及时纠正问题。同时,将行政处罚案卷评查依托平台开展,可以实现68%的评查指标智能评分,通过“智能评查+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案卷评查效率。平台还通过对行政执法办案情况、执法人员履职情况、执法事项运行情况等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便于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提升监督针对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鲁执法’平台部署应用和功能升级。”田秀娟介绍,“鲁执法”平台将于10月底前全面上线运行,年底前初步实现与各自建系统全面对接,汇聚形成行政执法全量数据,发挥统计分析、辅助决策等作用。同时,持续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功能,构建检查频次异常、过罚不当、类案不同罚等智能监督模型,提高执法问题发现率,不断提升执法监督智能化水平。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