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山东18条措施“加速”机器人产业“跑起来”

2025-07-10 14:17:2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7月10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省工信厅等2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计划》)。当前,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山东以18条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加快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切实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和应用场景丰富的特色优势,持续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推动全省机器人产业稳步增长,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山东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机器人制造基地。

本次出台的《计划》谋划未来三年全省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成效、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广泛凝聚机器人产业发展合力。

按照《计划》,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在此过程中,山东将实施技术创新、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场景拓展、要素支撑等5大任务。一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前瞻技术布局,强化平台建设,支持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升,加速成果转化,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快产业主体培育。培育优质企业群体,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动企业提质升级。三是促进产业集聚扩容。建设产业发展高地和特色产业基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机器人训练场。四是大力拓展应用场景。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强化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五是提升要素支撑效能。扩大高端人才引进,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注重一体化推进、前瞻性布局、梯度化培育,是本次政策的主要特点。”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王茂庆介绍,18条措施既包含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的政策,又包含财金支持、标准建设的政策,还包含人才支撑、应用推广的政策,让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中高效联动,催生机器人产业新的发展动能。为推动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计划》精准制定了各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任务清单”,比如,在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青岛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围绕整机、关键零部件和智能系统,山东则将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做强头部领航企业,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形成梯度培育、梯次成长的良好生态。

 

来源:大众新闻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