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在威海港码头,印有“中国制造”的货物即将通过“威海—坦桑尼亚”航线,直达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在刚果(布),威海国际公司投资建设的木薯种植加工产业园,年产木薯粉10000吨;在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非洲·威海馆”集中展示“威海造”,为当地群众打造了“不谢幕的威海展”……
从71家欧洲投资企业如产业齿轮嵌入威海发展链条,到1654家贸易主体用跨境订单编织对欧合作网络;从6条中欧班列延伸路网,到“通道+枢纽+网络”模式建成;从中东欧创新大会的技术“火花四溅”,到10对国际友城与威海构建“情感共同体”……
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山东对外开放的前沿,近年来,威海锚定发展主攻方向,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做强百亿级外贸骨干载体,稳住对外贸易基本盘,全面发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招商引资。
对欧经贸双向赋能亮点纷呈
今年2月,德国贝里家宠物食品项目正式落地威海,注册资本315万美元,截至目前到位资金已达到150万欧元,宠物湿粮生产线正在进行建设,力争10月份投产。
赛科泵业(威海)有限公司、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贝卡尔特(山东)钢帘线有限公司、博优化纤(威海)有限公司等欧洲投资企业,也逐步成为威海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
依托于驻欧洲经贸代表处,威海正不断加强与中国意大利商会、欧盟中国贸易协会、法兰德斯中国商会等有影响力的商协会的联络沟通,搭建双方交流合作平台。5月,驻欧洲经贸代表处就拜访了中国奥地利商会、AXESS公司、德中友好协会等,进一步拓展奥地利、德国经贸渠道,为威海企业开拓欧洲市场打下基础。
2024年,威海对英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波兰等市场的进出口增幅均超过10%。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与沙特企业达成500万美元订单战略合作协议、威海汉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企业达成冷压榨油机产品年销售额200万欧元战略合作协议、威海润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迪拜果蔬交易市场和德国企业达成农产品出口和转运合作意向以及收购意向……无一不展现了威海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灵活走位。
而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慕尼黑投资990万美元设立威高医疗研发(德国)有限公司、山东鑫发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在西班牙蓬特韦德拉投资677万美元布局罐头和冷冻食品生产销售则标志着威海企业从“产品出海”向“技术+资本出海”的升级。
威海对欧经贸合作的智慧在于从单向引进向双向赋能转变——既深挖德国贝卡尔特、马夸特开关等投资项目的“存量价值”,又开拓奥地利、中东欧等“增量空间”,让每一份资源都流向最具潜力的合作节点。
铺就对非合作“全链条”新航道
在《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威海将对非合作纳入到城市发展战略核心,出台了《威海市深化对非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15条具体举措明确贸易、投资、基建等重点方向,勾勒出对非合作清晰蓝图。
将国家战略转化为地方实践,凸显了威海的政策执行力。当其他城市还在观望,威海已通过政策闭环构建起“目标——路径——保障”的对非合作全链条推进机制,为企业“走出去”铺设了一条制度高速路。
2024年,威海对非进出口同比增长32.1%、对非投资同比增长149%。
目前,威海已与刚果(布)布拉柴维尔市等6个非洲城市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
2024年,10批次非洲政府官员来威参访交流;2025年,赤道几内亚、塞拉利昂等外国政要和驻华使节接踵而至;市委主要领导赴非洲等国开展经贸促进活动……
去年1月,以承办“中坦建交60周年2024山东威海—坦桑尼亚商务合作交流会”为契机,鲁坦企业签约总成交额7200万元的10项合作协议,达成包括小型机电等产品在内的7500万元采购意向;8月,威海市经贸代表团访问坦桑尼亚,签署了6个合作项目,促成了威海市人民政府与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工贸部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货物贸易、跨境电商、能源资源、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合作。
随着“朋友圈”的焕新扩容,威海通过友城网络,将对非合作突破升级为政策、外交、产业的系统工程,这种模式恰如为远航非洲的商船提供了导航系统,也为这条新丝路开启了新航道。
搭建国际全方位合作发展桥梁
2024年10月,中东欧高价值成果创新合作大会暨2024中欧膜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大会在威海举办。此次大会,堪称威海对欧创新合作的“高光时刻”。
这场聚集70余位国内外嘉宾的大会,不仅诞生了中欧新能源汽车教学技术研发中心及中东欧(威海)中小企业科技合作平台,还促成了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6个合作项目,更构建起了产学研合作的跨国创新生态。
人文交流则为威海与欧洲的合作注入了持久动能。目前,威海全市与欧洲国家缔结了10对国际友城(友好合作关系城市)。
友城谢尔吉耶夫市的中华文化之角·尼山书屋里,一张张精美图片展示着威海精致城市、文旅发展、人文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威海联合英国兰卡斯特市举办剪纸“同上一堂课”,推动非遗传统文化出海;哈巴罗夫斯克市“天赋-献给所爱的城市”国际儿童画展上,威海青少年的作品获得关注,增进了青少年们的相互了解;中英(威海)武术文化交流二十周年活动上,练家子们进行切磋……
威海职业学院与非洲共建山东职教品牌机构“班·墨学院”,17名赞比亚学生来威学习,看似微小的教育项目,实则是情感连接的有益探索。山东大学与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开展智库对话,又为彼此合作注入了新的思想动能。威海接待津巴布韦青年政治精英代表团,更让两地青年在交流对话中形成立体认知。
威海也正充分发挥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非合作传统优势,支持企业积极参与重大标志性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工程,越来越多的威海企业参与到非洲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建设工作,把威海的精致气质带到非洲。
目前,威海市企业已在非洲30个国家实施工程项目超600个。威海国际合作的刚果(金)城市供水项目、刚果(布)玛雅玛雅国际机场项目入选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山东主题形象展。威海国际的塞内加尔联合国组织办公楼项目荣获“山东省工程建设泰山杯奖”,是威海首个获此殊荣的海外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