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张雨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属企业经济规模稳步增长,多项指标领跑全国。在海外市场布局上,省属企业展现强劲韧性。
一直以来,山东港口依托全球领先港口群资源,形成五大优势航线组群,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国际认可度提升。山钢则创新“大使馆”式合作模式,与宝武海外公司协同开拓韩国、日本、中东市场,实现出口增量,产品突破国际认证,拿下国内外重点订单。从港口集群到钢铁领域,山东国企正以多元化布局、创新化服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为全省经济稳定发挥“压舱石”作用。
资料图
上半年经济规模稳步增长
近日,山东省属企业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公布。在全国32个省级国资委监管企业中,不包括直辖市,山东省属企业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均居第1位;利润总额、净利润均居第2位,持续保持前列。
经济规模稳步增长。上半年,山东省属企业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持续双增长。二季度,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保持7%、6%以上增幅。15户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22户企业资产总额实现同比增长。
经营效益逐步回暖。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6.9亿元,16户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或减亏,其中山东黄金、山东高速、山东发展等14户企业利润总额增速超过5%。上半年,省属企业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54亿元、同比增长7.9%,经营创现、自我造血能力显著回升。
海外市场显现韧性。上半年,面对全球市场紧缩,省属企业加大海外市场布局优化,实现出口产品收入607.3亿元。
研发转化有效提升。上半年,省属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03.6亿元,主要投向机械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行业,三新营业收入和新产品产值持续保持增长,其中,三新营业收入1521.9亿元、同比增长55.5%,新产品产值1126.1亿元、同比增长11.7%。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上半年,省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719.3亿元,同比增长2.1%。
社会贡献更加突出。上半年,省属企业工业运行稳健有力,实现工业总产值5375.6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361.6亿元、同比增长12.6%,今年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为全省工业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实现增加值2063.6亿元,彰显“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港口集群打造全球物流枢纽
近年来,山东省属企业依托产业优势和开放平台,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从能源矿产到高端装备,从智慧港口到跨境物流,山东企业正以多元化布局、创新化服务,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山东港口正以高效服务成为“中国制造”出海的战略支点。4月,满载2500余辆国产新能源汽车的“美迪泰兰高速号”滚装船在青岛港大港公司顺利起航,驶向海外。这是青岛港联合达飞轮船开通的滚装作业新航线首航,标志着青岛港在服务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布局中再添新通道,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拓展中美洲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航线布局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了山东港口的全球辐射能力。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依托优越的政策赋能与区位优势,山东港口不断提升港口枢纽服务能级,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渤海湾港为延展,航线总数达到360余条,成为高效联通世界的“窗口”:航线密度稳居中国北方港口首位,航线通达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700余个港口,形成日韩、东南亚、中东、印巴、欧美五大优势航线组群,塑强六大国际物流大通道,为沿黄省份提供了最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
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山东港口在智慧化、绿色化领域的创新技术也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3月,山东港口科技集团正式收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智慧港口建设项目的中标通知书,中标价格近千万元,标志着山东港口智慧绿色港建设技术在东南亚市场拓展得到进一步突破。
科技集团凭借在全自动化码头建设运营中积累的先进经验,为码头矿石资源转运需求,量身打造了涵盖智慧生产、智慧物流、智慧服务、安全管控、设备自动化、数字孪生等覆盖干散货港口全场景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制造”海外需求激增,山东港口不断拓展多元化出口模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近期,一批大件板房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顺利完成装船,搭乘中韩国际客运航线出口国外,标志着日照港成功开辟大件板房外贸出口新通道。这是日照港与山东远洋海运集团深度融合协同、聚力打造高效顺畅物流大通道的崭新成果。
随着“中国制造”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大件装备、商品车等产品的出口需求不断增长,日照港依托区位优势和航线资源,精准把握客户需求,依托中韩国际客运航线等,不断升级大件货物运输方案,全力打造高效、便捷、畅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今年以来,日照港深化与口岸单位联动,创新服务举措,推行“到港即卸”免预约机制,大幅缩短货物等待时间,同时积极优化大件货物全程物流方案,打破传统运输模式,实施从工厂到码头直装作业,有效节省物流成本,为客户量身打造“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
山钢抱团出海开新局
在全球钢铁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山东钢铁积极创新海外市场拓展模式。今年以来,山钢国贸与宝武海外公司优势互补,在韩国、日本、中东等重点市场实现业务突破,不仅带动了出口量增长,更探索出一条中国钢企联合出海的特色路径。从产品认证到订单交付,从物流优化到服务升级,山钢正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双轮驱动,持续提升“山东制造”在全球钢铁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山钢选择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开拓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山钢国贸携手宝武海外公司创新协同,优势互补,共同开创海外市场。山钢国贸与宝武海外公司携手市场开发,双方业务人员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交流,推进订单接洽,实现了山钢产品海外新市场的出口增量增效。按照“大使馆”模式,选派出口业务骨干赴宝武海外公司韩国、日本、中东三地开展业务交流,学习海外营销经验,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度融入市场开发全流程,提升海外客户开发效率,为山钢新兴市场业务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深度合作不仅体现在市场开发,更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体系。记者了解到,“大使馆”模式是指山钢国贸与宝武海外公司在业务战略协同中采用的一种深度嵌入式学习与合作机制,其核心是通过选派骨干人员赴宝武海外公司,系统性地学习先进经验并推动本地化业务协同。
与此同时,在创新合作模式的加持下,山钢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不断取得新突破,成功签订国内外高端项目订单,并取得相关认证,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创新实力。其中,外标型钢产品凭借优异性能赢得国际市场青睐。近日,山钢股份与省内某钢结构企业成功签订近万吨外标H型钢产品订单,产品将用于国外某化工制造项目建设。
为确保订单顺利交付,营销总公司组建了专业产销研服务团队,建立“日跟踪、周调度”工作机制,优化生产组织和发运方案,确保高质量按期交付。
在国内市场,山钢桥梁钢同样表现亮眼。在本地市场,山钢股份与国内某工程建设企业累计签订近两万吨厚板桥梁钢订单产品,将用于济南某快速路项目建设。
山钢股份充分发挥日照、济南钢城两基地协同优势,科学制定生产交付方案。目前已完成7000余吨产品交付,获得项目各方高度评价。近年来,山钢桥梁钢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沾临高速滨州黄河特大桥、雄商高铁黄河特大桥等40余个重点项目,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汽车钢领域,近日,山钢多个高端牌号冷轧产品通过国内知名新能源主机厂认证,将应用于汽车C柱加强板等关键部件制造。认证过程中,山钢组建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攻关,对产品表面洁净度、板形精度等关键环节实施严格管控,最终获得用户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