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畅 发自德州夏津
“三个村支书”直播间(从左至右依次为赵德福、赵连银、孙登强)
“咱农民自己的好地瓜,软糯香甜,欢迎下单!”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德州夏津县“三个村支书”电商直播间,熟悉的乡音迎面而来。镜头前的主播精神饱满,热情地展示着手中的地瓜,耐心回复着每个问题。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主播”竟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知疲倦。
这不是什么超人,而是百度“慧播星”数字人,也是老支书的AI分身。在这个以地瓜产业闻名的专业村里,科技与传统农业正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反应。数字人直播一个月,账号订单量近万单,总销售额突破15万元,在三位老支书看来,这是个“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地瓜滞销,七旬老支书勇闯直播间
德州市夏津县,有一处全国重要的地瓜交易集散地。后赵庄村,育苗面积有2560亩,种植面积18000亩,大型地瓜储存窖86处,圆形地窖2056个,全年地瓜交易量约5亿斤。
就是这样一个产业基础雄厚的专业村,也曾面临销售难题。2023年,地瓜市场不景气,线下渠道闭塞,红薯价格从最初的2.5元/斤一路暴跌至0.6元/斤,农户只能忍痛将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地瓜送往加工厂。
“看着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卖不出去,我们心急如焚。”三位“老书记”,已退休的年逾七旬的老支书赵德福、赵连利和后赵庄村党支部副书记赵连银,毅然站了出来。
2023年12月29日,三位老支书在短视频平台发布首个求助视频《因市场不景气,红薯滞销,请大家帮忙提供销售渠道和思路》,正式闯入互联网世界。老人们坦言,第一次直播时紧张得腿发软,说话语无伦次。“真到了现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是壮着胆子说”,赵连银回忆道。
真情实意最能打动人。老支书们的朴实和真诚很快赢得了关注,直播间渐渐有了起色。2025年正月初八,一场直播销售额达到18万元,创下当时纪录。老支书们回忆:“那天亲戚还没走完,一下午就卖了18万元,我们都不敢相信。”
技术赋能,破解“播不动”难题
“岁月不饶人。”三位老支书中,两位已经七十多岁,因身体原因不得不断断续续休息。赵连银今年61岁,新加入直播团队的李楼村派驻第一书记孙登强五十多岁,算是“年轻人”。
长时间的直播对年轻人尚属不易,对上了岁数的村支书们更是严峻挑战。“一站就是12个小时,甚至更久,一场直播下来体力消耗非常大。”孙登强说,“流量好的时候还行,累也不觉得累。尤其是流量不好的时候,播了一天销量不行,就觉得特别累。”
传统的直播模式消耗的不仅是体力,还有精力。“讲时间一长脑子就乱了。一开始思路清晰,讲着讲着就可能头上一句脚上一句,情绪上也不稳定”,老支书们直言不讳。
乡村振兴需要新鲜血液,但“现实很骨感”。赵连银提道:“来二三十个,可能只能留下一个。”有不少人因为直播太麻烦、短期内看不到效果而放弃。
转机出现在2025年7月。老支书们了解到百度电商“一村一品”助农项目,接触到了“慧播星”数字人技术。
百度电商工作人员介绍,数字人不仅能高精度克隆主播的声音和形象,还能根据剧本内容实时调整动作和表现。更重要的是,它拥有集成全网知识的AI大脑,可根据直播间环境感知做出思考决策,智能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数字人直播解决了老人们体力不足、精力不济的痛点。“传统的直播太消耗精力、消耗体力了。没有点毅力,坚持不下来”,孙登强感慨道。让众人感到惊喜的是,数字人技术的接入几乎立竿见影,“从接入百度当天就出单了。”
更让大伙儿惊讶的是数字人的拟真程度。数字人直播当天,赵连银看了好久。“我说这是我吧,是我,也有点变了,但数字人说话感觉上还挺真实的,还挺好。”赵连银笑着描述第一次看到自己数字分身时的感受。
数字人带来销售新突破
这个秋天,后赵庄村的地瓜又丰收了。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老支书们不再为销售发愁。他们的数字分身正日夜不停地在直播间介绍产品、回复问题,不时吆喝几句“咱农民自己的好地瓜”。在数字人加持下,“三个村支书”直播间实现了“人歇号不歇”的常态化直播。
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开通数字人直播仅短短一个月,账号订单量已近万单,总销售额突破15万元,成功售出农产品3.3万斤。
数字人不仅带来了销售增长,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慧播星数字人使直播运营成本下降超80%,GMV平均提升62%,降本增效优势显著。
目前,百度“慧播星”已经累计打造超过10万数字人主播,覆盖电商、教育、医疗等数十个行业。
对于当地而言,直播电商带来的不仅是销量,还有整个产业链的激活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在后赵庄村,电商直播已经带动了100多人就业。“光我们这一个车间现在打包就有二十多个工人。如果赶上爆单的时候急发货,还要临时再找人员来打包。”孙登强介绍。
更令人欣喜的是,开始有年轻人返乡加入这个行业。“现在一些大学生回来,有的加入咱们客服,中控现在也都是大学生,也有几个加入咱们直播团队了。”
电商发展还稳定了当地的地瓜市场价格。“有了咱们这个销售渠道在这支撑着,商贩来了以后也不敢狠压价。因为老百姓有选择了,不是只有二道商贩这一个销售渠道。”老支书们欣慰地说。
【聚焦】
数字技术助力农业现代化
夏津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传浩总结了当地电商发展的“三个路径”:依托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和依托可靠平台。
“后赵庄村的产业就是地瓜产业,全县有地瓜、有酱菜、有小米,还有上市产品。只有我们的基础产业和电商结合起来,才能把产品卖出去,同时创造就业岗位。”范传浩表示。
2024年,后赵庄村被列为市级电商示范村,利用市里的补助资金,再加上合作社个人投资,村里建起了现代化的直播间和订单服务中心。
“有好的产品,有龙头企业,更关键的是有一个可靠的平台。”范传浩强调,“百度等大平台为我们嫁接了一个从产地到消费者的桥梁。”
眼下,数字人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当下的销售问题,还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可能。老支书们已经在考虑地瓜深加工问题:“从育苗到种植销售,红薯原属的产业链基本上都包括了。下一步我们研究看看能不能再把深加工这一块,像地瓜干、红薯粉条等做起来。”
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结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路径。这种“真人+数字人”双轨模式,正成为新农人转型的有效路径,也为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城乡消费提供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有了直播平台,现在又有了数字人,真的让我们看到希望了。”望向未来,老支书们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