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山东城市更新“施工图”来了

2025-09-25 10:11:2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李瑞琪 王琳

 

9月24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为《实施意见》)。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实施意见》包括重点任务、实施路径、投融资方式、实施机制、组织实施等5个部分17条,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支持措施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

重点任务聚焦重点片区更新等

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山东起草了包括重点任务、实施路径、投融资方式、实施机制、组织实施等5个部分17条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重点任务方面,紧密结合近年来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症结和老百姓关心的身边事、烦心事,明确了下步工作重点,概括归纳为实施片区综合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严格历史文化保护等5个方面。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侯晓滨对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介绍,在实施片区综合改造上,山东明确了城市更新重点片区,谋划实施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重点工程,统筹资源、一体设计、分步实施。改造整治老旧小区老化管线,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完善停车、充电、消防、通信等配套设施。持续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以及无障碍、适老化、适儿化等改造。

据侯晓滨介绍,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山东持续排查整治城市各类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统筹实施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建设改造,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打造基础数据平台。深入开展建筑垃圾常态化整治、生活垃圾分类。针对当前存在的基础设施短板和风险,进行系统化改造。同时,充分利用存量闲置房屋,科学设置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增加托育、养老、文化、体育、卫生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急避难场所、公共消防设施、海绵设施等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方面,持续完善城市结构性绿地和绿道网络,建设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鼓励有条件的建筑新建、改建屋顶花园、立体绿化,推动打造“百姓园林”。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营建,布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建筑立面、广告牌匾、景观照明、城市家具等艺术美感和文化气息。

累计争取政策性资金近500亿元

“《实施意见》明确了完善城市更新的实施路径。”据任海涛介绍,山东研究了前期各地开展城市更新的经验做法,提炼形成完整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包括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编制完善相关规划、谋划生成优质项目、科学设置规划要求、探索多种供地方式等。

“针对城市更新资金来源少、融资存在困难的问题,推动建立了投入产出能平衡、政府财力能承受、项目运营能持久的可持续融资模式。”任海涛介绍,《实施意见》从加强政策资金扶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方式的具体政策措施。同时,立足推动项目落地实施,从扩展更新项目组织形式、创新项目实施模式、加强产权保障、引导社会参与等方面,对优化城市更新实施机制进行了相关设计。

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杨兴水介绍,2023年以来,山东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城市更新领域政策性资金近500亿元,重点支持了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1200多个项目建设。

记者注意到,任海涛在介绍《实施意见》的主要特点时,也点出了城市更新实施机制、支持措施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在多方参与方面,鼓励产权人积极参与,政府给予政策扶持。支持开发企业、施工企业、规划设计企业等转型参与,从提供短期的工程建设服务,向提供长期的全链条运营服务转变。引导咨询、法律等服务机构提前介入、深度参与。

同时,创新实施模式。围绕项目决策生成,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梳理安排好项目建设轻重缓急和实施次序。围绕项目实施流程,提出策划、融资、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围绕项目资金平衡,探索跨区域平衡、多项目捆绑平衡、近远期平衡等模式,统筹更新片区内资源配置和产出效益。

在规划用地支持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建筑间距、退距等无法达到现行标准的,可以按不低于现状条件进行更新,统筹规划指标给予支持;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通过后,可带方案供地;支持土地混合开发利用、不同用地类型合理规范转换。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