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从卡脖子到领跑者的逆袭之路 解码山东新材料产业如何“点石成金”

2025-09-30 09:44:1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吴绍博 见习记者 张恒

 

9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记者见面会“链出新动能”专场,聚焦新材料产业链,邀请光威复材、泰山玻纤、泰和新材、正海磁材4家重点企业,展示山东新材料产品的卓越品质,共话产业布局新方向、未来战略新动能。

锻造碳纤维全产业链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文义介绍,在本世纪初,面对国外对我国实行碳纤维“产品、技术、装备”三封锁的局面,光威复材全力进军高科技新材料行业,研制当时还是国内空白的碳纤维,成为国内第一家研发碳纤维的民营企业。2005年,公司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验收,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的企业,一举打破国外“卡脖子”封锁垄断,改变了世界碳纤维格局。

王文义表示,历经20多年发展,光威复材形成了全系列碳纤维布局,现有碳纤维、通用新材料、能源新材料、航空先进复合材料、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精密装备6个业务板块,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碳纤维原材料到制件以及生产装备的全套服务。比如在低空领域,光威复材不仅能为飞机制造厂提供碳纤维或者预浸料等原材料供他们制作飞机,我们也可以为客户生产飞机翅膀、尾翼等零部件,甚至我们还成功向客户交付了无人机全机身。公司拥有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并作为国家碳纤维标准的制定者,主持起草《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高温碳化炉和石墨化装备方面两项行业标准。

筑基AI产业算力底座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吴龙介绍,泰山玻纤是我国专业从事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国有大型企业。公司现有泰安、邹城、淄博和太原四大基地,拥有产能总规模155万吨/年,位居全球第二位。泰山玻纤产品结构行业最全,产品技术优势明显,品牌享誉全球,产品广泛应用于建材、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化工、新能源、5G、大数据中心、AI服务器、工业互联网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吴龙表示,近年来,公司坚持主责主业,瞄准高端和前沿市场,深耕细作,以高端化、功能化、差异化为方向,重点开发了第2代低介电玻纤、低膨胀玻纤、扁平玻纤、T系列高模玻纤、超细玻纤和超薄电子布、无纺布、绿色保温玻纤建材等系列高端产品,产品品种多、覆盖面广、高附加值产品比例高,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迟海平介绍,泰和新材始终以“创新引领美好生活”为使命,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作为国内氨纶产业开拓者、芳纶产业领军人,我们靠自主创新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氨纶、间位芳纶等5项国内产业化空白,还攻克发光纤维、生物基芳纶等5项全球空白,持续巩固产品优势,在安全防护、信息通信、汽车制造、航空低空等领域,凭借有壁垒的芳纶材料技术组合占据产业链关键位置,构建协同互补的产品、方案与商业模式,为终端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迟海平表示,作为龙头企业,我们的核心是做强做大以芳纶为主导的高性能纤维及上下游产业链:一方面,瞄准中国防护市场潜力与5G、人工智能等发展机遇,依托芳纶高强、轻质、阻燃等优势,填补高性能芳纶产品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开发活化纤维、芳纶气凝胶等差别化产品提升附加值,推进生物基芳纶应用与废旧织物回收响应绿色发展,并在国家战略新兴领域布局芳纶纸、智能纤维等,多维度推进新质生产力与可持续发展,引领国产芳纶突破升级。

驱动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变革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金鑫介绍,正海磁材是国内首家致力于高端稀土永磁材料及元器件研发和制造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综合实力位列全球业界第一梯队。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节能化和智能化等“三能”高端应用领域,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EPS等汽车电气化产品、变频空调、风力发电、工业自动化、智能消费电子和节能电梯等领域。

金鑫表示,公司目前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拥有全球专利200余件。公司自主研发了无氧工艺、细晶工艺、晶界扩散三大核心技术,突破传统稀土永磁体生产工艺,实现产品重稀土使用量降低80%,产品综合性能提升30%以上,填补国内多项关键技术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国家稀土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攻关行业“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行业技术难点,取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同时,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金属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