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护航济南北跨携河发展 山东省地震局把准黄河流域断层脉搏

2025-09-30 09:59:0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许倩 见习记者 梁柏林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西向东浩荡而过。穿城而过的黄河,浩荡东行,拉起济南“北跨”发展框架,绘就发展新蓝图。滔滔黄河水,滋养着齐鲁大地,也悄然穿过这片土地下横亘的地震断层。

基于此,如何把准黄河流域断层脉搏、做好地震区划、开展重大工程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意义不言而喻。济南北跨携河发展背后,来自山东省地震局的工作人员,把握脉搏,科学区划,以初心践行使命担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精准探查

明晰黄河流域地震构造

在济南东部新城,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大地对话的活动断层探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风吹雨打,山东地震人都坚定不移地勾勒着地震断层的清晰脉络。

科学鉴定断裂活动性与潜在地震风险,明晰黄河流域地震构造,识别黄河流域的地震危险源,是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工程避让依据的重要一环。

“济南东部新城活动断层探查工作从2024年底就已开始,该工作聚焦精准探测与剖析省会济南东部的地震构造背景,将为东部新城重大工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山东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的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

在此之前,山东省地震局已经完成了济南市长清区、起步区、莱芜区及钢城区的活动断层探查,涉及济南市5个县区,共计15条目标断层。结合地形、地震地质等资料及活动性鉴定成果,山东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编制了1∶25万地震构造图和1∶5万目标区断层分布图。

“通过精细化的活动断层探查,以科技之力将地震风险管控前置,指导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等开展活动断层避让或减隔震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断层错动导致的毁灭性破坏,阻断强震的直接破坏路径。”山东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纪强介绍。

据悉,在济南之前,山东省地震局就已开展滨州、青岛、潍坊、淄博、临沂等城市的活动断层探查,仅滨州市就完成浅层地球物理勘探控制性探测205公里,跨断层联合钻探进尺4778米,并对埕南断裂、陵县-阳信断裂的活动性及活动特征取得突破性认识。

科学区划

保障黄河流域规划先行

摸准断层脉搏只是起点,做好地震危险性区划是推进防震减灾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

2021年以来,山东省地震局依托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为山东境内黄河流经的9市25县区提供了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用以指导重大工程选址、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重特大地震应急备灾以及防震减灾对策制定等工作。

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部署,山东省地震局还承担了年度地震危险性区划任务,按照《省级地震危险性区划图编制技术指南》要求,充分吸收活动断层探查最新成果,产出山东省全域的不同震级地震条件下的1∶25万宏观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为国土空间规划、工程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经济效益和抗震要求的科学统筹。

多元评估

护航黄河流域工程建设

在济南凤凰路黄河大桥,一套地震灾害风险监测与评估系统每天都在监测着这座现代化交通枢纽的安全。

“这是中国地震局推进的首批地震灾害风险监测与评估试点,我们在桥上布设了十余套地震灾害风险综合监测设备,集地震动、应力应变、位移等监测于一体,科学开展监测数据分析,为桥梁运维加固提供建议。”王纪强介绍。山东省地震局耗时一年为大桥量身打造了这套“实时体检”系统。

通过多元化评估,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从G327连固线东明黄河大桥到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在交通、能源、水利、水电、通信、危化品、生命线等重点领域,山东省地震局在黄河流域推进完成了数百项地震安全服务。

“在功能相近的范围内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黄河流域所途经的9市25县已完成30余项,为避免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重复开展,降低企事业单位成本,为提升政府服务效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贡献了地震智慧。”山东省地震局公共服务处一级调研员苏培雨说。

将可能的地震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山东省地震局不断拓宽评估工作外延,在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通过房屋建筑易损性诊断、生命线工程风险解析及次生灾害链的推演,精准锁定了高危目标与震灾防御短板,在震前系统量化了区域潜在灾情,为政府提供了定制化应急准备方案。

“这项工作对于守护生命安全、稳定经济秩序、提高城市韧性,推动‘被动救灾’向‘主动防控’的现代化治理转型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震灾风险防治中心副主任杨传成说。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