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山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94.3%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教育各项目标任务

2025-11-01 10:36:07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

 

教育是国之大计,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10月3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94.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学生体质优良率提升5.2个百分点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十四五’ 时期是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极其关键的五年,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发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总动员。‘十四五’时期也是山东教育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教育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规划确立的各项目标任务即将高质量完成。”发布会上,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邢顺峰介绍,山东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达到94.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7.4%,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强省建设全面发力、阔步前进。

“山东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邢顺峰介绍。山东省打赢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攻坚战,新建改扩建2368所中小学(幼儿园),平稳渡过适龄儿童小学入学最高峰,40个县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50个县被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新增普通高中学校141所,在校生增加32万人、增长18.4%。

山东学子肩上有责、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脚下有力。邢顺峰介绍,“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全面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构建大中小学螺旋上升的一体化思政体系,打造了‘同城大课堂’‘首课负责制’等品牌,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同时,山东省创新全环境立德树人,整省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真正凝聚起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指成拳”的育人合力。坚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强化科学教育、美育浸润、劳动习惯养成,将学生体质健康作为重中之重,推行课间15分钟,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5年来,全省大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5.2个百分点,中小学生近视率下降3.5个百分点。

增加高等教育学位51万个

在高等教育方面,山东省新设、升格、更名17所高校,增加学位51万个,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使更多的适龄青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新增13个博士硕士授权单位、267个授权点; 实现新型研究型大学、公办职业技术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历史突破; 大力推进一流学科“811”项目建设,山东省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评估A类行列、增长131%; 目前全省有2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192个学科进入前1%。

“得益于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发展,目前高校集聚了山东省60%以上全国重点实验室、6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70%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大家越来越有一个共识,高校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邢顺峰介绍,聚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山东省逐条分析重点产业链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产业急需专业点1837个,理工农医类在校生占比超过61.6%,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超过390万人,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建成高等教育共同体4个、产业创新研究院3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103个,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建设联合研究生院。

此外,邢顺峰还介绍,山东省着力提升高校创新能级,“十四五”期间高校全国重点实验室增势强劲,获批数量是重组前的7.7倍;形成百余名顶尖人才、千余名国家级人才、近5万名优秀博士专任教师组成的“百千万”人才梯队;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山东农业大学接连破解小麦“癌症”赤霉病全球性难题、“植物细胞全能性”世纪难题,在解决“卡脖子”技术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创新实施“百校万企万师双进”行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全省高校院所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12.8%,转化金额过亿元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设率达100%

“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邢顺峰介绍,今年,山东省推出学前一年免保教费政策,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提供托位近20万个,就是为了让年轻的父母们养育成本降一点、肩上担子轻一点。同时,山东省坚持不懈推进教育公平,投入349亿元改造薄弱学校;健全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机制,99.8万名孩子全部在流入地就近入学; 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特殊教育条例,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安置率稳定在99%以上; 学生资助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十四五”期间投入398.1亿元资助1338.5万人次。

着力解决好师生家长关注的教育“关键小事”,山东省开发11.8万门课后服务课程,让中小学生课后有去处、成长有陪伴,惠及800多万孩子;办好18141个学校食堂,切实让孩子们吃得安全、营养、可口、实惠,把家长的“忧心事”办成“暖心事”。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山东省以教育评价改革牵引教育综合改革,在承担6个“国字号”试点基础上,今年新获批25项教育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为全国贡献“山东经验”。邢顺峰介绍,山东省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师待遇保障,落实尊师惠师政策,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施“优师计划”,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省级财政投入4.8亿元培训教师460余万人次,培育齐鲁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1219人、高校教学名师400人,农村学校教师本科学历占比提升24.4%,较好地拉平了与城镇学校的差距。

此外,山东省深化高校“五权”下放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真正为创新松绑、为人才赋能。加快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设率达到100%,以数字化为支撑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21个,支持高校牵头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国际合作类实验室24个,在海外建设“班·墨学院”38个,助力山东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山东教育的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生态持续优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聚焦】

合理布局小学、幼儿园

保障初中阶段平稳渡峰

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10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刚介绍,“十五五”时期,山东省将在总结好“十四五”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深化育人模式、办学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组织落实好25项教育强国建设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谋划实施好省市县校各个层面改革。

张志刚介绍,在立德树人方面,山东省将深化校家社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位一体”育人合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分学段制定学生评价标准体系,突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深化“五育并举”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健康学校试点、校园足球改革、近视防控和心理健康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基础教育方面,重点是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着力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张志刚说。同时,推进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合理布局小学、幼儿园,保障初中阶段平稳渡峰,扩大高中阶段资源供给,全面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构建适应学龄人口变化的教师调配机制。

在高等教育方面,张志刚介绍,重点是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为导向,全面实施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机制改革,以科技创新、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为牵引,提升人才培养供需适配度; 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科产教协同育人,加大工程硕博士培养力度,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开展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支持项目,促进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此外,在职业教育方面,山东省将深化职业教育“新双高”改革,建强建好国家和省级“双高”院校;加强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习实训等关键要素联动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体制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产业转型升级。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