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山东频道>政经 > 内容详情

给人为水土流失划定监管“红线” 山东省预防保护体系更加完善

2025-11-19 10:00:1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11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功能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下一步,山东省将持续深化水土保持分区分类精准管控,控增量、减存量,实现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动态清零。

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副厅长尹正平介绍,自《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印发以来,山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实施《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加快落实山东省《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意见》,水土流失持续呈现面积强度“双下降”、水蚀风蚀“双减少”趋势。“2024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2.1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86.55%,高出全国平均值13.72个百分点,区域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整体跃升。”

在水土流失预防监督方面,山东省探索推进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依法科学划定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5462平方公里、重点治理区16540平方公里,划定禁止开垦陡坡地3694平方公里,预防保护体系更加完善。聚焦“未批先建”“未批先变”“未验先投”等突出问题,常态化全覆盖开展卫星遥感监管,解译识别人为扰动1.7万余处,累计查改问题4232个,落实人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970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方面,山东省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164项,沂源县被水利部纳入国家首批一体化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试点。建成“水源保护型”“生态旅游型”“绿色产业型”“和谐宜居型”“休闲康养型”生态清洁小流域66个,1064条规模以上河道水系绿化达标率100%。兰陵县压油沟小流域、嘉祥县纸坊小流域、日照市东港区龙门崮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建立完善水土保持数智监管平台

“对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在依法防治人为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治理提质增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方面还面临重大考验。”尹正平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部署要求,全面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与美丽山东建设厚植生态根基。

聚焦构建完善水土保持保护治理格局,山东省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工作格局,增强水土保持一体化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营造社会广泛关注、人人自觉参与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围,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保护治理水平方面,尹正平介绍,山东省将持续深化水土保持分区分类精准管控,加强监测评价和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水土保持数智监管平台,控增量、减存量,实现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动态清零。强化示范引领,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提质增效,每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不低于1150平方公里,培育壮大“小流域+”生态产业链,保水土、减灾害、护环境、建生态、促生产等水土保持基础性、综合性功能更加彰显。

此外,山东省还将创新提升水土保持投入保障水平。综合运用产权激励、金融扶持等政策,探索以奖代补新型治理模式,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深化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不断扩宽生态价值转化渠道,促进水土保持治理投入持续健康发展。

 

 

速豹新闻网·山东商报编辑:崔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