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琳
交通运输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供重要支撑。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交通“高效办成一件事”,便民利企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全力压减和重塑办事流程,首批13个“一件事”试点事项,平均申请材料由12份压减至6份,平均办理环节由8个压减至2个,平均办理时限由32天压减至7天。
“交通运输是面向千家万户的民生事业,也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服务行业。”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于永生介绍,近年来,我省坚持“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围绕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纵深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着力办好一批贴近群众、服务企业的民生实事,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
于永生介绍,聚焦群众和企业办事堵点难点,我省以群众和企业诉求为导向,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一类事”“一批事”纵深推进,实现交通政务服务“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今年以来,我们全面梳理12345、12328政务热线和网站留言等渠道反映诉求,深入企业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建立高频诉求和‘一件事’挂钩机制,深挖问题根源,形成55个‘一件事’事项清单。4月份,聚焦群众和企业迫切需求,启动实施海船营运、小微客车租赁、网约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等第一批13项‘一件事’试点,目前已全面完成。本月又启动实施第二批18项‘一件事’试点,努力以‘一件事’的实施推动诉求问题解决。”
同时,我省全力压减和重塑办事流程,强化“一件事”集成思维,推广应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大力推动“一表申请”和“事项联办”。省交通运输厅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协同,实施跨部门流程再造。“首批13个‘一件事’ 试点事项,平均申请材料由12份压减至6份,平均跑动次数由5次减为1次,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集成办’。”于永生说。
在加强数据共享和智慧应用方面,记者了解到,我省加强省级统筹,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开放融合和共享协同。首批13个“一件事”试点事项,通过打通7个部门22个业务系统,实现平均办理环节由8个压减至2个,平均办理时限由32天压减至7天。
此外,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交通运输企业健康发展,我省严格涉企行政检查“事前备案、计划匹配、扫码入企、全程记录、事后评价”制度,推行“红黄绿”分级分类监管,强化联合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公开24项交通运输涉企收费目录,接受社会监督;严格落实降费优惠政策,“十四五”以来全省高速公路累计减免通行费用约228亿元。
聚焦纵深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于永生介绍,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较2020年翻一番,为“十四五”规划目标的5倍。全省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工矿企业、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通达比例达87%。今年以来,全省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率将下降至13.9%,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聚焦】
“黄牌”提醒“红牌”警告 优化热线办理机制
“坚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期盼的事情做起,充分发挥热线服务‘民生哨点’的作用,切实以热线工作的提升倒逼山东交通优化流程、完善机制、改革创新。”于永生介绍,今年以来,我省探索实行热线服务效能清单化管理,把热线数据打开分析,梳理出信息咨询、意见建议、投诉举报3个类别共60项高频诉求事项,进行动态管理和重点督办。优化热线办理机制和工作流程,落实热线办理“红黄牌”和约谈制度,强化数据分析、提醒和通报,对办理情况落后的单位实行“黄牌”提醒、“红牌”警告。
针对政务热线高频诉求,我省细化形成360余条整改提升措施,指导各市分类施策、源头治理,持续推动问题诉求解决,推动实现政务热线投诉率同比、环比大幅下降。“今年二、三季度省级交通热线工单‘按时办结率’、合理诉求回访评价‘问题解决率’‘服务满意率’ 均为100%,努力把‘诉求问题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答卷’。”于永生说。